历史上的今天丨文物里的世界:汉代青铜甑
鸣谢:毕节市博物馆
这是一件来自汉代的青铜甑,现藏于贵州省毕节市博物馆。根据三国时期谯周所著的《古史考》中记载:“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说明甑作为一种烹饪用器皿,起源很早,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蒸煮的方式制作食物,也形成了“蒸”这种中华文化特有的烹调方式。从构字的角度看,甑最初是陶器,而今天让我们通过这件青铜制作的甑,来探寻大约两千年前夜郎古国的饮食文化。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毕节赫章可乐河两岸的丘陵坡地上,300多座战国至汉代的墓葬被逐渐发掘出来,其中一些奇特的埋葬习俗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随葬器物的发现,对揭示古代夜郎文化面貌,探索夜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著名的“赫章可乐墓葬”,今天我们讲的这件汉代青铜甑正出土于此。它重约4千克,高28.8厘米,口径38.1厘米,足径18厘米。圆唇外卷,直口,上腹直,下腹呈弧线斜收,高圈足。腹部有对称兽耳衔环,上腹部饰带状弦纹,底中为网格纹甑篦,采用合范铸造,也就是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早期为石范)进行铸造的一种方法。
“破釜沉舟”的典故里,楚霸王项羽为表明决心,在过河之后凿沉了船,摔碎了锅。《史记》上的原话是“皆沉船,破釜甑”可见,甑要蒸煮,需釜来配合,二者合称“釜甑”。上部为甑,放置食物。下部为釜,用于煮水。网格纹甑篦作间隔,其使用方式与早期的“甑”字非常相似。早期的“甑”字是上下结构,下用鬲煮水,将水加热后,蒸汽通过箅孔,来加热上面盆中的食物,盆上有盖,两旁还有两道升腾的蒸汽。早期的甑,材质多为陶土,在我国一些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就曾出土过陶甑。到了青铜时代,铜制烹饪器具逐步在社会的贵族阶层家庭使用,青铜釜甑顺应时代而生。但遗憾的是,虽然“赫章可乐墓葬”出土的也有青铜釜,但并未和这件青铜甑成套。但可以看出,这件青铜甑之所是高圈足,主要是与下部的“釜口”相接,形成一个子母套口,这样水蒸气不易外泄,能提高蒸煮食物的效率。
三国时期,魏国学者应璩有诗云:“灶下炊牛矢,甑中装豆饭”。意思是灶堂里用牛粪当柴火,灶台上的甑中,装着粗淡的食物。这首诗本意是描写百姓清苦,但同时也记录了甑作为炊具的运用。今天的“甑”大多用竹木制作,也有陶瓷的,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地区常见的炊具。现在贵州毕节地区仍有很多居民用香杉木做的甑子蒸饭,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颗粒分明,回味清甜。而毕节地区的木甑制作手艺,也在一代代传承中流传至今。这是“千年文物与今天乡野之连接”的现实佐证,真是一饮一啄都有深远的文化根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