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机构
学术机构
更多
  • 历史长河中的大屯土司庄园!

    历史长河中的大屯土司庄园!

    前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屯土司庄园坐落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乡大屯村和平组,是彝族扯勒部落永宁宣抚使后裔遗留下来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整座庄园占地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气势宏伟、造型别致,坐东南向西北,依山布局,逐级升高。庄园整体布局为中轴非对称的三路构筑,各路皆有三重堂宇。中路建筑有大堂、二堂和正堂,三重堂宇间均有天井或内墙间隔。右路建筑主要有轿厅、时园(内有建筑:㥞雅堂、祠堂)。左路建筑有亦园、粮仓(尚未恢复重建)、绣楼等。四周围墙,前方为弧形,后方及左右两边

    2023-12-19 0 0 0 0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章“可乐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章“可乐遗址”

    黔之西北,贵州赫章,这是一块苍茫而厚重的土地。在两千多年以前,赫章可乐曾经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文化的夜郎古国神秘消亡以后,赫章这块土地从此沉寂千年,遁入历史的烟云深处。伴随着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多次考古发掘,沉寂多年的夜郎文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而今,在贵州赫章可乐,沉默的土地为我们完好地保存着岁月深处夜郎文明的许多碎片。在可乐,大量夜郎文物的出土,让我们得以重新追忆那个远去的夜郎古国,追忆一段忧伤而厚重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夜郎古国曾经在贵州这块神

    2020-05-14 0 0 0 0
  • 毕节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馆学术管理,完善学术工作规章制度,使博物馆重大学术问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特设立“毕节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第二条毕节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是由专家学者代表组成的学术评议、审议和学术决策与咨询机构。第三条毕节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的最高宗旨是: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学术氛围,加快学术创新,促进博物馆科研上水平、上台阶,为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第二章组成第四条毕节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作风端正,敢于发表意见,遵守学术委员会章程。

    2020-04-15 0 0 0 0
  • 毕节彝学研究院——中国唯一的彝学研究院

    毕节彝学研究院——中国唯一的彝学研究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家“彝学研究院”。它的前身,是2003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成立的“彝文古籍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是毕节师专内设的一个学术机构,没有正式编制。2005年毕节师专升为本科的毕节学院后,2006年将原毕节师专的“彝文古籍研究所”更名为“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仍然是一个内设学术机构。2011年,经过报批,彝学研究院经贵州省编委办行文成为毕节学院所属正式的正县(处)级机构。2012年毕节学院决定建彝族文化博物馆,由彝学研究院抓内涵建设。2014年毕节学院更名转型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17-09-07 0 0 0 0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更多
  • 回眸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爱国主义教育

    回眸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爱国主义教育

    五月的毕节,满目翠色点缀着乌蒙大地,在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上,红军战略转移到黔西北时曾在这里建立了黔、大、毕根据地及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而今的毕节市博物馆就是在当时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人住宿、办公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之上成立的。   1935年至1936年,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先后到达黔西北。1936年1月,红二、红六军团进入贵州,2月3日渡过鸭池河进占黔西,2月6日进占大定,同年2月8日,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并公布了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名

    2020-05-31 0 0 0 0
  • 馆校德育共建,开辟未成年人教育“第二课堂

    馆校德育共建,开辟未成年人教育“第二课堂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毕节市博物馆依托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阵地优势,充分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多措并举,联合市内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持续打造馆校德育共建文化活动品牌,开辟未成年人教育“第二课堂”。   依托固定展览,举办临时展览,对未成年人进行历史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市博物馆设有“红军在黔西北”“中共贵州地下党在毕节的革命活动”“人类起源·乌蒙史话”等固定陈列,今年还引进了“虎门销烟”“鲁迅读书生活图片展”“广州起义图片展”“巾帼

    2019-10-13 0 0 0 0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更多
  • 彝族古代百科全书《西南彝志》

    彝族古代百科全书《西南彝志》

    “彝族古代百科全书”——《西南彝志》   在目前发现的彝文古籍中,被誉为“彝族古代百科全书”的《西南彝志》,无疑是字数最多、篇幅最长、体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彝文史籍巨著。   彝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世居在中国西南地区滇川黔桂四省区,2010年“六普”时有8714393人。彝族创造了自成系统的文字,并用彝文写下了许多彝文古籍,据不完全统计,数量在一万册以上。其中有大量的毕摩经书《献酒经》《献牲经》《祭祀经》《献药经》《指路经》等,哲学经典《土鲁窦纪》《土鲁立咪》《立咪数》《札署》等,历史典籍《哎哺啥额》《能

    2017-09-21 0 0 0 0
  • 《大定府志》名列全国四部著名地方志之首

    《大定府志》名列全国四部著名地方志之首

    《大定府志》——“编纂之勤,采辑之博,选择之当,综核之精,以近代各志较之,惟严乐园之志汉中,冯鱼山之志孟县,李申耆之志凤台,或堪与此颉颃,其他则未能望其项背也。”(《致惺斋函》)“且此书之用,非独一郡所资。即措之天下,传之奕祀,莫不如契斯印。”(《大定府志序》)是谁将《大定府志》列全国四大地方名志之首,并对此书作出如此高度的评价?林则徐!林则徐的身份无需赘述,国人皆知。可是何人组织编修《大定府志》?谁为《大定府志》作序?林则徐又为什么会给予此书这样高的评价?还是让我们看看史料介绍吧!据《毕节地区

    2017-09-19 0 0 0 0
知识法规
知识法规
更多
  • 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权责

    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权责

    (本文转载自国家文物局,相关权属归原文,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5-02-11 0 0 0 0
  • 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数字

    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数字

    (本文转载自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账号,相关权属归原文,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4-12-03 0 0 0 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24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修订通过,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脉沉文保第一时间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相关条款进行了逐条对比,新版的改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内容比较多,可以先收藏,有空再看。2017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024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

    2024-12-03 0 0 0 0
  • 新版《文物保护法》全文及解析

    新版《文物保护法》全文及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2024-12-03 0 0 0 0
seo seo